教學部小圖.jpg  作者  馬季

摘錄自「相聲藝術漫談」(1980年,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)

2.常用的技巧

不管是單口、對口、群口相聲,演員表演的基本技巧,不外四個字:遲、急、頓、挫。也有的叫〝蹬、諞、賣、踹〞。反正哪種說法,其含義基本一致。

相聲表演上的遲急頓挫,好比音樂有高低快慢,好比說話的聲音有抑揚頓挫,也好比話劇演員道白有輕重緩急,都屬於技巧。遲、急、頓、挫,就是指相聲表演時要掌握的分寸,要把握的火候。

〝遲〞是指表演時根據內容和手法上的需要,該慢的時候一定要慢。就能加深聽眾的印像,更好地表達內容。如《新桃花源記》中的一段:

甲:賢弟,愚兄有一事不明,要在賢弟臺前領教,不知肯賜教否?
乙:(放慢速度回答,給聽眾一個思考的餘地)……這位說話怎麼這味兒?啊,不必客氣,有話請講當面,何言領教……(放慢速度,準備翻包袱)我也受傳染了不是!上面例子中,放慢速度的地方就是用〝遲〞的技巧,至於什麼時候應該遲,這就應根據內容和手法上的需要,表演者靈活;不該遲的地方遲了,那就影響到內容的完整表達,或使包袱抖得不是火候;收不到預期的效果。

〝急〞,是指表演過程中根據內容和手法上的需要,該快的時候一定要快,決不要拖泥帶水。這種急,不要隨便亂快,而是內容需要快時必須快,手法上需要快時必須快;感情的連貫上需要快時必須快。例如《新桃花源記》中的一段:

甲:……(感情上的需要,加快速度)倘四個現代化需要我幹什麼,我赴湯蹈火,在所不辭,就是死也心甘情願。
乙:連死都不?
甲:我是不怕死的。
乙:為什麼呢?
甲:(手法上的需要,加快速度緊接)我死一千多年了!

使用〝急〞的技巧,也要運用得恰到好處,該急的地方,應該不留空隙;抖包袱該急時,應該不〝冷火〞,一〝冷火〞,包袱就涼了。

〝頓〞,是指在表演時,為了強調某一句話或某一件事,根據需要,該停頓的地方必須停頓。例如《新桃花源記》中的:

甲:山中一條白帶,蜿蜒盤繞,莫非萬里長城?
乙:萬里長城在北京的北面。
甲:何時搬到此地?
乙:昨天……(頓)搬不了!那是……

〝頓〞的技巧在表演中起的作用,主要是為了加深印像,給聽眾以鮮明、深刻的感覺。

〝挫〞,又稱〝錯〞,是指語氣節奏恰到好處。話說出來不遲不早,正打在點子上,分寸適合,使人聽了感到甲、乙雙方,配合默契,相得益彰。例如《新桃花源記》中:

甲:賢弟,愚兄要告辭。
乙:要走?
甲:此次多蒙賢弟照料,不勝感謝。
乙:那是應該的。
甲:本當買些重禮答謝,怎奈(挫)兜裡沒錢。
乙:我們不要!

遲急頓挫,這是相聲演員表演中常用的技巧,不管逗或捧,都必須練習掌握。這好比學二胡一樣,最起碼的指法、弓法必須學會,至於拉得如何,那就看熟練的程度和創造性的發揮了。

除了遲急頓挫外,相聲演員還比較講究即興發揮。即興發揮是說上臺之後,根據臨場情況,隨口編出來的內容,這是本本上沒有的。過去老藝人很講究這個,名之曰現〝掛〞、〝砸飛掛〞。一個演員砸不了幾個飛掛算不得有本事。我們現在雖然不太強調即興發揮,但這方面的能力非鍛煉不可。因為它對於突然發生的情況有緊急應對的作用。對於演出時上下節目的銜接和靜場等,均有調節、緩沖等作用。具體例子後面還要講到。

(未完待續...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北曲文教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